缺鐵性貧血是指體內(nèi)鐵貯存不足,,影響血紅蛋白合成的一種小細(xì)胞低色素性貧血,。以皮膚和黏膜顏色蒼白,、疲軟無力、頭暈耳鳴,、眼花,、記憶力下降為主要表現(xiàn),嚴(yán)重者可出現(xiàn)眩暈和暈厥,,活動后心悸,、氣短,甚至心絞痛,、心力衰竭等。
本病屬中醫(yī)“虛勞”范疇,,多為脾胃虧虛,、運化不足所致。治宜健脾開胃,,益氣養(yǎng)血,,臨床觀察發(fā)現(xiàn),膏滋療法有明顯效果,,以下介紹幾則,,供患者選用。
紅棗阿膠膏
原料:紅棗500克,,黑胡麻仁,、胡桃仁肉,桂花各150克,,阿膠,,冰糖250克,黃酒800毫升,。
做法:將紅棗,、胡麻仁、胡桃仁,、桂圓肉共研碎,,阿膠置黃酒中浸泡12天。將阿膠酒倒入陶瓷器內(nèi),,隔水蒸化后,,納入諸藥及冰糖,待冰糖先全溶解后取出,,晾晾即成,。
功效:每次2~3湯匙,開水沖飲,,每日晨起沖服,。可養(yǎng)血潤膚,,悅色美顏,,適用于各種貧血。
蟲草河車牛髓膏
原料:冬蟲夏草末,、紫河車各30克,,牛骨髓,、懷山藥,、蜂蜜各250克。
做法:將冬蟲夏草末,、紫河車擇凈,,研成細(xì)末,加入懷山藥與牛骨髓搗成的糊狀物中,,攪勻,,裝在瓷罐中,加入蜂蜜,,再放入鍋內(nèi),,隔水用小火燉兩小時即可食用。
功效:每周兩劑,,連續(xù)3~5月可補益肺腎,,填精生髓,適用于缺鐵性貧血,、再生障礙性貧血等,。
杞元膏
原料:龍眼肉500克,枸杞子500克,。
做法:將諸藥擇凈,,研細(xì),水煎3次,,3次藥液合并,,文火濃縮,加入蜂蜜適量,,煮沸收膏即成,。
功效:每次20毫升,每日兩次,,溫開水或淡姜茶送服,。可養(yǎng)血補血,,適用于各種貧血的食療,。
加味八珍膏
原料:黨參,、生地黃、熟地黃,、谷芽,、麥芽各150克,炙黃芪300克,,炙甘草,、肉桂各30克,遠(yuǎn)志,、陳皮,、大棗各60克,白術(shù),、白芍藥,、茯苓、茯神,、當(dāng)歸各120克,川芎,、制何首烏,、女貞子、墨旱蓮,、枸杞,、炒酸棗仁、桂圓肉,、鹿角膠,、阿膠各90克,冰糖250克,。
做法:將諸藥擇凈,,研細(xì),水煎3次,,3次藥液合并,,文火濃縮,加入鹿角膠,、阿膠,、冰糖,煮沸收膏即成,。
功效:每次20毫升,,每日3次,溫開水送服,??绅B(yǎng)心悅脾,,補益氣血,適用于缺鐵性貧血,,癥見面色白,、倦怠無力、頭暈心悸,、少氣懶言,、苔薄舌淡胖、脈細(xì)等,。
補益膏
原料:黨參,、茯苓、山藥,、熟地黃,、當(dāng)歸,、地骨皮各60克,,煉蜜250克。
做法:將諸藥擇凈,,研細(xì),,水煎3次,3次藥液合并,,文火濃縮,,加入鹿角膠、冰糖,,煮沸收膏即成,。
功效:每次10毫升,每日3次,,溫開水送服,。可補氣血,,退虛熱,,適用于缺鐵性貧血,癥見周身無力,、虛熱時作等,。
黃酒核桃肉膏
原料:核桃肉500克,黃酒150毫升,,紅糖適量,。
做法:將核桃肉搗碎,裝入鍋內(nèi),加入黃酒,、紅糖,,封嚴(yán),上籠蒸一小時即成,,不拘時用白開水沖服,。
功效:可補腎養(yǎng)血,潤腸通便,,適用于貧血,,癥見腎虛腰腿酸痛、大便燥結(jié)等,。
乾坤膏
原料:當(dāng)歸,、熟地黃、黃芪,、黨參各120克,,桂圓肉、枸杞,、胡麻仁,、肉蓯蓉各60克,蜂蜜適量,。
做法:將上述諸藥擇凈,,同入鍋中,加清水適量,,浸泡片刻,水煎取汁,,共煎3次,,3次藥液合并,文火濃縮后,,加冰糖,、蜂蜜適量,制成膏劑即成,。
功效:每日兩次,,每次20毫升,溫開水沖飲,,或調(diào)入稀粥中服食,。可大補氣血,,適用于貧血,、白細(xì)胞減少癥等。